7*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418588
武汉中科长青助力地铁3号线破解世界级难题
今年6月19日,汉江中突然冒出泡泡。知音桥附近汉江江滩的市民,被眼前景象惊呆了。
汉江底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时,地铁3号线盾构隧道正在穿越汉江。原来,盾构机好不容易推进到汉江江底时,遇上了“拦路虎”:盾构机被堵在江底,推不动了。在汉江底30多米深处,出现罕见的泥岩。受此影响,盾构机每天24小时不停掘进,也只能往前推进1米,而正常速度则是每天约15米。
温裕春说,3号线首次穿越汉江,遭遇世界性罕见的复杂地质隧道盾构技术难题。相比2号线“万里长江地铁第一隧”穿过的流砂层,2.3公里长的“汉江第一隧”施工难度大多了。
“泥岩,就是过去的泥形成的岩石。”范士凯介绍,泥岩就是粘土岩,历经几亿年形成。泥岩属于极软岩,其矿物成分里的蒙脱土含量高,具有强膨胀性、颗粒细、粘性大的特性。这种矿物遇水膨胀,体积可扩大6倍,简直就是一种“膨胀性的泥巴”。因此,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蒙脱土糊到刀盘上,容易把刀盘堵死。
盾构刀盘遇到泥岩中的高含量蒙脱土,这在全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当中史无前例。为破解这一难题,来自上海、南京、广州等国内多个城市的10多位专家等应邀来武汉商讨。最终,经技术改良,优选泥岩分散剂,盾构掘进速度提升到每天3米。优选的泥岩分散剂为武汉中科长青商贸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高效泥岩分散剂。成功助力3号线穿越泥岩区间。
3号线盾构隧道穿越汉江水体范围长约900多米,其中,蒙脱土层区域有100多米长。本来只需要3个月的工期,结果盾构机在汉江江底连续掘进了7个多月。10月下旬,地铁3号线穿越汉江隧道盾构成功抵达汉阳,为全线按期通车打通了“任督二脉”。